答:芍药过早播种,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,而且即使出苗,也会因幼苗根系不发达,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而容易死亡。过迟播种,贮藏期发芽,播种时容易损伤胚根。一般以9月中、下旬播种为宜;以利于根的早发和生长-迟不能超过霜降。如下种过迟,一方面所贮藏的芍头已发新根,栽时易折断,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渐下降,对发根不利,影响次年植株生长。
播种时按行距5寸开沟[8u58药材网www.8u58.com],深约1寸,播入种子,粒距1寸,用焦泥灰覆盖,耙平,上盖栏草肥。第二年3月中、下旬出苗。每年4、5月各施一次人粪,冬季地上部枯死后,松土除萆,在畦面铺栏肥或土杂肥,提沟培土。培育两年后作种苗用-此法生长期长,也不如分根、芍头繁殖方法简便。
白芍是芍药的一种,芍药作为一种花草,本身应当是在万花丛中争奇斗艳的。但是白芍却因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被开发成为一种中药材。西药的盛行对中医药的排挤力度是非常大的,但是芍药依旧屹立不倒。
首先把白芍芽头大小分开,分别栽植,以出苗整齐,便于管理。大田栽培,行株距50×30厘米,每亩栽4000-4500株。旅游观赏为主要目的栽培,可根据景点的具体布局,灵活合理选择栽培方式。穴栽,每穴放芽头1-2个,栽深4-5厘米为宜,盖熟土并施人粪肥,覆土堆成馒头状,以利越冬。翌年3月上旬前后,芍芽萌发前,把馒头状的土堆扒开。
白芍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在东北分布于海拔480-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,在其它各省分布于海拔1000-2300米的山坡草地。
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,又名芍药,具养血柔肝、缓急止痛之功能。主产于浙江、安徽。四川、贵州、山东等省,下面黔农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芍的种植技术吧!
白芍种植一般每亩用种量在3.5-4公斤,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,苗株需要2-3年才能进行定植,生长周期长,故生产上应用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