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芨属于兰科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有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,润肺止咳等功效。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、美容业的发展,白芨用量日趋增多,那么,白及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长?下面就和8u58药材网一起了解下白芨的生长环境。
白芨的生长环境
白芨喜温暖、阴湿的环境,如野生山谷林下处。稍耐寒,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。耐阴性强,忌强光直射,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。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。
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、苔藓层中,常与灌木相结合,或者生长于林缘、草丛、有山泉的地方,亦生于海拔100-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,栋树林或针叶林下,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。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,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、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。
白芨种植时间
在9-10月收获时,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。南方宜随挖随栽;北方,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。采收白芨栽种后,于第4年10月当茎叶黄枯时采收。此时,地下块茎已长成8-12个, 相当拥挤,过迟采收,生长不良。采挖时,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,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,运回加工。
白及对土壤的要求
1、土壤温度:白及根系可以生长的土壤温度为20-30℃,土壤温度过低,根系不会生长,0℃以下,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缓慢,甚至产生冻害。反之,土壤温度过高[8u58药材网www.8u58.com],也不利于根系健康生长,甚至造成根系高温烫伤或直接导致死亡。
2、土壤湿度:土壤含水量25-30%时,最适宜根系生长,过干易促使根木栓化;湿度过大时能抑制根的呼吸作用,根系窒息,造成停长或腐烂死亡,也就是平时说的“沤根”。
3、土壤pH值及EC值: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或者长期施用化学肥料,都会导致土壤酸化和盐分升高,白及根系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6.5-7.5中性微酸的土壤环境。
4、土壤微生物环境:土壤中微生物环境失衡,有益微生物逐渐减少,有害微生物繁衍成灾,根系受病害菌的侵害,会造成烂根哦。
5、土壤通透性:因有机质匮乏,耕作层变浅,造成土壤板结。土壤通透性变差,导致作物发根少,根系生长慢或停止生长。
白芨的繁殖
1、分株繁殖:白芨常用分株繁殖,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,掘起老株,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,每株可分3-5株,须带顶芽,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。但是由于分株繁殖周期长,繁殖效率低,而且耗种量大,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。
2、播种繁殖:白芨也可采用播种繁殖,但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,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,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。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,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,种子萌发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,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而探索有效的快速扩繁技术。
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,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。翻耕土壤深度为20cm,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kg。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。栽植前浅耕一次,把土整细、耙平、作宽100cm的高畦, 畦上搭3层遮荫网。
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。具有收敛止血、消肿生肌之功,可用于治疗咳血、吐血、外伤出血、疮疡出血、皮肤皴裂、肺结核咳血、溃疡病出血等症。市场调查发现白及有多种混伪品,普通消费者难于识别。为此,特从药材性状、粉末显微特征方面进行了对比鉴别。
可以吃白芨的功效:心气疼痛。用白及、石榴皮各二钱,研细,加炼蜜和成丸子,如黄豆大。每服三丸,艾醋汤送。重伤呕血。每日服白及末,米汤送下。肺、胃出血。治法同上。”
白芨种子一般在9-11月初进行播种。先用含有紫萁小菇、石斛小菇、开唇小菇的水溶液喷施于白芨的成熟种子上。处理过的白芨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,大约40天白芨种子就能萌芽。
将白及块茎分成单个,用水洗去泥土,剥去粗皮,置开水锅内煮或烫至内无白心时,取出冷却,去掉须根,晒或烘至全干。放撞笼里,撞去未尽粗皮与须根,使之成为光滑、洁白的半透明体,筛去灰渣即可。也可趁鲜切片,干燥即可。
种植技术繁殖采用块茎繁殖。选种与种栽贮藏:在9-10月收获时,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。南方宜随挖随栽;北方,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。贮藏方法: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。然后,将1份种茎与2-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、阴凉、干燥的屋内一角。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。箱顶不要加盖,并注意经常检查,发现霉变及时处理。1.选